|
大家好,我是凯哥,记得23年我在星颖上写了3篇帖子,获得了大家的肯定,被加精了。
后来实在太忙,很少再发声了。这次我想给大家分享一下近1年来的运营历程。
先说说我这一年取得的成绩:1年时间,将一个新品牌做到千万级的销量开发了21个品,其中打造出3个大爆款搭建中医教授研发团队和健康管理师队伍独立生产供应链,开始筹备自建工厂在做食养大健康之前,我一直在做【流量型】的生意,虽然有合作的供应链,做女装、做瑜伽服、做过很多的产品,也赚了不少钱。
但毕竟就是个搞流量卖货的,不是自己的品牌,没有自己的供应链,很容易被人拿捏,始终感觉没有归属感。实质上,我也一直想找一个可以做一辈子的事业,等再过几十年,等我老得干不动了,最起码,我还可以传承一些东西给子女。
这个想法一度让我非常焦虑,铁了心要做自己的产业。好在2021年到2022这2年时间,我一直做小红书代运营,接触并实操了很多品类,最高峰时做了300多个号,做了N个产品,对小红书平台和用户非常了解,也很清楚什么样的产品适合小红书,这为我积累了大量的经验。
所以,我一头扎进了食养赛道,花费了极大的精力,去探索一个陌生的领域,从研究分析市场,学习养生相关的专业知识,整合中医、营养师、健康管理师等资源,再到开发产品,最后用小红书矩阵的方式测试内容,销售,最后搭建私域,用了半年时间。
从去年8月26日发布第一篇笔记到现在,已经过去1年零4个月,虽说目前还不是超级头部,但在短短1年时间里,我做到了千万级的业绩,可能在众多大佬面前,算不了什么,但对我来说,这是一个非常欣慰的成绩了。
与此同时,有一批跟着我从0到1开始做食养产品的伙伴,也是收获满满,很多人都赚到了人生中的第一个100w,也收获了非常多用户的真诚反馈,通过我们的产品,身体发生了非常好的变化。这让我们不仅收获了财富,更在精神世界里,得到了肯定,是一件功德的事业。就目前的整体销售体量,从千瓜数据上的表现,短短1年时间里,我已经超越了80%的同行品牌。
重点是,我没有花过1分钱做广告,完全靠内容矩阵,实现的自然流转化。
(千瓜数据2023.06数据)做食养这个赛道,说起来还得感谢我的一位老友。他以前是某个知名微商团队的运营,后来自己出来创业做大健康产品,其中就有食养类的产品,他说这个赛道值得去深耕。加上他自己也做的还不错,虽然只是做的养生零食类的产品,团队也不大,但一年也能干大几千万,已经相当不错了。在他的影响下,我才开始深入研究食疗食养这个赛道的产品,发现感觉是挖到个宝藏品类。同行很多玩家,做的非常棒了。像从天猫起家的五谷磨房一款“黑之养”的黑芝麻核桃粉已经卖了10几年,小红书上花姐的一款八珍粉,单链接也能做到10w+的销量,类似的玩家还有至言良食、妈妈很忙,八珍粉都有上万的销量,复购和口碑都还不错。
前期通过研究他们我发现,这类夹杂着中医养生思路的产品,深受小红书一二线城市女性的喜爱,热衷养生的人群也越来越呈年轻化。加上近几年因为口罩的原因,大家对身体健康、对养生有了更深的认知和需求,是一个非常大的消费趋势。
于是我在他们的基础上,开发了以八珍粉、七白饮、七黑粉、五红粉为第一代的产品,对标同行的产品来做调试。做产品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,根本不像别人说的那样,到处去抄。
因为从口感、冲泡成品、功效、包装等诸多方面都要有考量。所有的产品都是我亲自动手,不断测试优化,连产品包装都是我自己设计的,20来款产品,每一款都耗费了非常大的心思。再就是口感问题,真的是众口难调,食材用好道地的好一点的,经常有人反馈说味道苦,不好吃。
但如果为了追求口感,添加一些“黑科技”,食养的效果就会受影响。我寻求了很多中医老师帮忙,请他们给我指导意见,包括中医食材的配伍,在保证效果的基础上,口感能好一些,最起码,是可以吃得下去的,不能像中药那样难以下咽。
后来在很多医生教授的指引下,我坚定了”只做道地食材,不添加任何额外添加剂”的高品质产品,跟市面上那些做低价的区分,避开在低质量的赛道上拼杀。
本来好吃的食物不一定健康,真正药食同源的食疗产品,就是天然的味道。事实证明,我的选择是对的,很多客户都认可喜欢我们的产品。
截止到目前,仅1年时间,我们已经收获了非常多客户的正向反馈,好评如潮。很多客户在尝试过我们的产品之后,都是3盒5盒地购买,和家人一起吃。退货率竟然低于1%!我对食养产品的看法
1、大健康产业链非常深。产品的深度可以无限广,从最基础的食养粉、养生茶,到进阶的高端滋补品、保健品,再到深度定制陪跑的中医内调,可开辟的产品+服务线足够广,而且可以形成品牌矩阵+产品矩阵,做成一条从初级养生到私人治疗的完整产业链。
2、养生赛道的利润率足够可观。我目前可以做到的是一件代发,分销每卖一单,利润大概可以做到50%,不需要囤货,更不需要花费1分钱去做推广,纯粹的自然流量。加上中医加持的配方,有足够的溢价空间。
3、养生人群的市场足够大自从口罩以来,养生的人群越来越年轻化,从18岁女大到35岁女性,以及每个家庭都有健康饮食的需求。且小红书的人群相对精准,综合素质认知与购买力足够强。根据中商产业研究院近期发布的《2024-2029年中国保健食品行业调查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》显示,2022年中国保健食品销售额达680亿元,同比增长8.45%,2023年约为720亿元。2024年保健食品销售额将进一步增长至778亿元,即将成为一个千亿级的市场容量。
4、复购高售后低坚持做高品质的产品,不偷工减料,根据中医调理思路来配伍的产品,客户吃了有效果,复购率高。就目前按照我们日发3000单的发货量,售后率低于1%。为了弥补我在中医养生方面的知识空白,我除了每天阅读大量的中医书籍,养生的配方,研究食材。在专业领域的提升以外,我还正儿八经聘请了多位营养师专家,和中医专家来协助,开发产品的时候也会一起研究,调试。
并且在群里协助我的团队,给客户提供专业的问诊、产品搭配、调理建议,深受用户信赖,团队的业绩也至少翻了几倍,从以前单一的单品销售,到现在组合搭配销售,效果非常好。这1年时间以来,经历了许多的不容易,也是迫使我不断优化产品,优化模式的动力。
1、复制放大—具备赚钱的能力赚钱这个事,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事。每个人的综合能力不一样,起点也不一样,所以能让大多数人都赚钱,这本身是件非常有挑战的事。这里主要考验个人的4个能力个人理解能力:对产品的理解,对小红书平台规则的理解,以及对我们的sop运营课程的理解,特别是第一次接触小红书的伙伴,刚开始会特别emo,完全不知道该如何入手,可能很简单的一件事,需要讲解半天,所以做起来会有些吃力,这个需要时间来熬。所以,如果有一定互联网运营经验的人来做,成功率会高得多。
个人执行能力:有的人一天可以写12篇笔记,有的人因为懒,一天下来连4篇笔记都完不成,执行力比较差的,是很难做起来的。抄作业的能力:其实做小红书根本没有什么深奥的技术,说白了就是找爆文、抄爆文、改编文案和作图的方法。个人抗压能力:有的人就是抱着试试的心态,搞几天没看到大的结果就放弃了,也有的坚持了30天,刚开始入门,还没有看到爆的迹象,但看到别人每天几十单,几百单,心态很容易崩,也就慢慢放弃了。让人欣慰的是,目前100来位分销中,至少有50%已经做到了赚钱。
70%的人出单,10%的人赚到了100w+,20%的人实现了月赚10w~50w的成绩,30%以上的人做到了月赚1w~9w,加油1w以内的人也大有人在。
有图有真相,牛皮可不是吹出来的↓↓↓每个人的成绩,都是有共性的,要么理解能力强,善于分析总结,从别人的爆文中总结规律,经过消化以后变成自己的内容。要么足够勤奋,每天定好目标,坚持完成足够的笔记数量,不断优化自己的内容,别人写6篇,他能写8篇,12篇。。。要知道,经验都是通过实践+总结熬出来的,即使我们的课程方法已经写的非常详细了,但还是得要有人去做,去理解,认真去执行,才能看到数据和结果的。我也是经历了很多过程,不断克服困难,逐渐优化成自己的优势的。
2、让产品具备竞争力—产品端的把控我对品质的要求,是可以用“苛刻”来形容的。很多小伙伴都跟我说,没有必要用那么好的食材,追求道地(道地的意思就是原产地有药用价值的原材料)。要把成本降下来,像其他很多品牌一样,可以用一些残次品,或者通用的食材就好了,这样我们的成本可以大大地降低,反正客户也吃不出来。就拿山药来说,如果用普通食用的山药,成本比河南温县垆土的铁棍山药至少便宜2倍。
但这个做法被我坚决否定了,不是我不想多赚钱,我只是想着从我手里做出来的产品,就必须要经得起市场的验证,我自己也会安心,哪怕就算贵一点,用户吃了一阵子,就会有感觉的,甚至有的客户的专业性比我们还高。糊弄别人,就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。我经常在超市里,在淘宝、拼多多上看到同类的产品,同样一罐500g的八珍粉,有的才卖29块钱,这种不用看,100%是有猫腻的。八珍粉里有8种食材,且不说这些食材有没有效果,就算是用大米做成的粉,按照大米的价格,少说也得2~3元/斤的成本,加上快递费、包装费、库存管理,以及运营费用,卖29块钱的成本,根本是不敢吃进肚子里的。我宁愿牺牲一点利润,也要做良心产品,毕竟我自己平时也要吃,我给我家人都日常在吃。初心是健康行业,就要对得起“健康”这2个字。
3、不断总结复盘——形成运营sop流程产品是搞出来了,卖出去成了最重要的事情。基于我之前做小红书矩阵引流的经验,我还是专注在小红书这个平台。
刚开始运营的时候,我亲自带队运营账号,我手里运营了3个账号,每天拍照片、写文案,做客服接待客户,优化复盘内容。最痛苦的是研究内容形式,既要能获得流量推荐,转化率高,还得满足可以批量化的复制特点。我很清楚地记得,2023年8月26日发的第一篇笔记,很庆幸,第一篇笔记就爆了2000多赞,卖了500多单的八珍粉。然后每天写12篇笔记,每个账号发4篇,一直坚持了2个月,从0开始,有了最初的sop运营流程,把方法教给我的团队和分销小伙伴们。
这是1.0版本的sop,在这个sop基础上,第一批跟着我做的分销,也都开始拿到结果。典型的例子就是小雨,她是我们第一批的分销成员,从运营的第1个月赚了900多块钱,第二个月赚了2000多,到第三个月才赚5000多,具体的数字她都有统计出来,每月都在算账。真正的小爆发,是在2023年过年的前夕,工厂都已经放假了,我们突然开始爆单,一下爆了几千单,为过年准备囤的货都发完了。
厂长刚准备开车上高速回家过年,被我叫下来回工厂重新生产货,用顺丰把货寄到每个人家里,自己发。过完年来的4月份开始,迎来真正的大爆发,至少有6个小伙伴,在2个月内赚到了100w的纯利润。
在此基础上,我们不断优化笔记内容,复盘成为2.0版本的运营sop,到现在已经进阶到3.0版本的sop了,整套sop已经非常细节,事无巨细地小白也能看了就操作。所以我们团队新加入的同事,以及新的分销小伙伴,开局首先就是要学习这套系统的课程,至少是要看三遍,从小红书平台养生类的规则、起号方法、图片、文案、找对标爆文、每个产品的详细介绍,到开店、店铺基础运营等等方面,都非常详尽。
嫣然就是一套针对养生产品的百科全书。为了让小伙伴们快速上手,凯哥已经连续举行了四次线下的培训研学会,都是免费的,现场面对面教学。
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,就是做小红书电商,初创期,个人创业的成功率,比公司团队做起来的概率,至少要高80%。
4、劣币驱逐良币——疯狂被抄袭被人抄袭,毫无底线地怼着截流,是我最难受的了,比吃了苍蝇还难受。在我们爆起来之后,小红书、淘宝、拼多多这些平台上出现了非常多的抄袭搅局的人,直接1:1抄我的,不仅抄产品,连小红书笔记都直接抄,有的连包装都跟我一模一样,就PS了一个商标,然后价格直接比我还便宜一半。
一开始我还安排同事联系要求下架或改包装,后面发现根本搞不过来,天猫上还有几家店,做跟我一样的包装,价格卖39元,产品主图都是用我们的,每天用直通车来截流,有的客户买到的产品,收到之后发现跟小红书上完全不一样,对我影响贼大。既然改变不了别人,那就改变自己。迫于无奈,我开始意识到,需要升级包装和产品了。因为之前用的罐装的包装,罐子都是公模,市面上很容易生产,且成本比较低,换个不干胶贴纸就可以生产了,抄袭成本特别低。
于是我足足花了2个月时间,亲自设计新的包装和品牌形象。把原来的罐子装,换成了便携式的盒装,颜值更高了,抄袭难度也在一定程度上有了门槛。毕竟包装盒的耗材都是定制的,印刷厂都是有量的要求,虽然无法从根本上避免被抄袭,但在抄袭成本上更高了。而且我在专利上也有一定的防范,现在我不怕别人抄,就算抄我也暂时不管,等到他卖好了,我再出手,也有一笔意外的收获。
另外,升级了包装以后,不仅在转化率上有了提升,在售后层面,也大大降低了客服的售后成本。之前罐装的产品,经常会遇到客户买回去开了封,一段时间没有吃,导致产品过期了,产生浪费的现象。更离谱的是,有些素质不高的客户,吃了一半了又说在罐子里发现了头发、指甲、碎布等异物,特别难扯皮。
新的包装,都是一小袋的便携装,一袋刚好吃一次,且产品在生产的时候,需要用精细的设备来注入包装袋中,从源头上杜绝了有异物的情况。在一定程度上,也应该感谢抄袭的“竞争对手”们,有了竞争,才有不断进度的驱动力。
5、不断被迫规范——直面打假人养生这个赛道,一直都是被打假的重灾区,我从去年开始做这个产品以来,已经被这些打假人打麻了。被打假的方面,主要集中在药食材、包装规格、检测报告、产品详情页上的描述等方面。特别是在我们今年4月份左右,销售开始大爆,每天发货加油单开始,产品火了是非多。我自己团队和分销们几乎每天都被这些烂事纠缠,真是不堪其扰。好在我们及时且积极的应对,我自己亲自带着文案和设计,逐个产品,逐个字的去改,包括详情页和包装的描述,重新再梳理了几遍,把所有可能会涉嫌违规的地方,全都改了个遍。打假人的存在,其实也是一个好事,他们就像一个质检员,总能在你忽略的地方找出问题,帮助我们及时去改正,做得更加规范,所以这是好事,只是会有点搞心态。
6、好菜也有散席时——我是一个跳板从玩法启动至今,跟着我一路成长过来的伙伴,已经有100多人,其中不乏赚到几百万的佼佼者。有些有野心,有想法的伙伴,在我们食养这个赛道做起来,学到了经验,积累到了第一桶金之后,也开始自立门户了。
我自以为算是无私的了吧,我把大部分的利润都让出来了,然后整理方法,课件,无偿的培训,就连从快递公司谈下来的差价,都全部分配下来,就是希望能将大家的利润最大化。
有的人以为,反正就是搞个产品卖嘛,在1688上随便都能找个工厂合作,也能卖的。确实也是如此,看着门槛并不高,但凡赚到点钱,都可以这样做。但很多人却忽略了一点,单纯只是模仿做个产品出来,根本不是个事儿。
重点是,能不能持续开发出爆款产品来,是否具备一直在内容上不断变化,快速优化和响应,升级。
要知道,我卖的绝不仅仅是一款产品而已,我的运营打法和产品思维,是难以复制的,是有一套完整的体系。
所以从一开始那么多人抄袭模仿我的产品和内容,那只是一时的,时间长了,过1个月,2个月,我悄悄地完成了升级,把门槛变更高了,或者我换了个新品,原来的那一套已经玩不转了。事实证明,那些抄袭者和搅局者,现在几乎也都销声匿迹了,赚了点小钱,最后可能又把钱亏在了库存里。这世上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,我有几十年的运营经验,产品开发能力和应变能力,最起码在市场分析判断能力,就已经远超很多人,并且承担了大量的风险,而你要做的,就是专注跟着搞流量,卖货就可以了,创业成本和风险已经足够低!万事开头难,其实过程更艰难,我把最难的事情已经做完了。在这1年里,我像是变了个人,学到了很多东西,还有做不完的事情。
从整个玩法做下来,我始终坚守着我的16字箴言:单点打透、流量闭环、复制复利、长期主义单点打透,就是在一个领域、甚至是细分领域深耕,成为这个领域里的专家,摸透玩法,总结规律。
我在小红书已经打透了,已经进入到3.0版本。接下来腾出精力来开始跑抖音,做私域,布局线下实体店。在食养这个领域里做得更深。流量闭环,是要有一套适合自己的引流方法和承接流量的模式。
我之前还处于玩法的第一阶段,测试产品、用户受众、以及运营模式,这个阶段已经跑通之后,我开始布局私域,后面不管是小红书、还是抖音,都只是我从公域引流的一个渠道,最终都要回流到我的私域里面去,形成闭环。复制复利,复制是要具备可复制性,运营的可复制性,产品的可复制性,品牌的可复制性。
在同一套产品体系和运营体系下,我可以做成品牌矩阵、产品矩阵、账号矩阵。而复利,是要复购高,与客户有强烈的关联度,可以很好的触达到用户的需求,粘性高。
长期主义,就是要做可以持续,有趋势,对社会有福报的事情。食养是大健康领域其中的一个细分赛道,目前还没有超级知名,独霸鳌头的品牌,也是个非标品,有很多有意思的,很有想象空间!
这1年的时间里,特别能锻炼人,明年开始自建工厂和产品研发团队,并开始布局线下的食养门店,会更加忙碌,但内心是快乐的,汗水也是甜的。篇幅有限,还有些不方便透露地太详细,有兴趣的伙伴可以单独聊聊~也希望各位伙伴,都能谋定一个事,深深地扎进去,不畏困难,迎难而上去解决,最终拿到自己想要的结果!
|
|